【笔记侠观察】罗胖说绝不卖广告,那他卖什么赚钱?
柯洲,笔记侠创始人,李善友教授钦点参与《登高四书》,混沌研习社独角兽成长营二期学员,创业邦Bamg Camp第四期学员,混沌研习社笔记达人奖,自媒体大赛三等奖,三篇笔记阅读量破百万,十年广告人,服务过IT等上市企业咨询和品牌咨询。
深度好文:4505字 | 5分钟阅读
笔记侠 · 原创专栏
前言
周日下午,罗辑思维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主办了Papi酱广告招标沟通会,然后和往常一样,朋友圈又刷屏刷得特别厉害,然后正如罗辑思维预测的,各种角色都会站出来表达各种观点,为这个故事重墨渲染。
当然,笔记侠也到会场转了一下,因为不是合作方,后来我们就推了一篇来自创业邦的沟通会笔记,后台就有用户留言了:“笔记侠,你怎么看?你也说点什么吧?”
我们向来不以任何居心做任何揣度(笔记侠只做本相还原),既然有用户咨询,给出这个命题,我们必须以正经的姿势,且做一次认真的观察思考,因为向来不造一家私言,以免不实扩散,所以我们征集了一些思考,在此还原大家的思考。
罗辑思维罗老师和笔记侠说过:“不收钱,商业没前途。”前几日,张泉灵老师也和笔记侠说:“雷锋,不是那么好做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从赚钱或者商业的角度来论证一下罗辑思维,看我们可以洞察到什么。关于罗辑思维的文章有不少,各种角度都有,相信很多人最关心的,是罗辑思维怎么通过知识和IP入口赚钱。
经常有人问:什么叫IP?
先来普及一个概念吧。上周末,伊光旭在黑马运动会上说:“有个人说得很好:IP,没有爱什么都是屁。”不知道这样一说,大家的理解是不是可以生动一些了?没理解也没关系,下面会再阐述到。
罗胖走出了读书人的商业之路
我们深度访问了一位资深罗友,他如是说罗辑思维:
罗胖是没有安全感的读书人,他出身普通家庭,如果我们站在罗胖的角度上,我们为中国出现这样的一个读书人,应该要感到骄傲和自豪,他能够利用知识传播到600多万人,经过他的文章和数目推荐,让一些人获得了成长,他至少影响了一批人。
他的商业化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你以为他每天在推各种活动,但其实罗胖讨论和验证的核心点是:知识是可以商业化的。在中国知识和读书的历史上,罗胖走了关键一步,对于后来者,他基本上是一位台阶性的人物,而且他成功了。在知识体系的圈子里,罗胖作为读书人让自己和别人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2500年,古老的中国能够走出这样一个人,难道不为之感到庆幸吗?所有知识分子在中国只有两条路:要么当官,要么当文人。
文人是什么?
他为读书人开创了一条路:既可以坚守读书的底线,又可以体面地生活。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很多艺术家不愿意出去挣钱,如果是按照艺术家的标准,罗胖当然不可相比。
但是商业有什么不好?
我为你提供了知识服务,你就应该提供报酬,天经地义。很多人骨子里认为读书人就不应该常来挣钱,以前祖上培养一个读书人,如果出来经商了,是很丢人的事情。10年以前,你读了书,然后下海经商去,家里会说你不要再回来了。
我们今天看看,什么地方的人会先富起来?是乡村,是原先什么都没有的人。为什么企业家的文化是缺失的?因为读书人是不屑于去经商的。
如果第一代经商的人是读书人,你可以看看现在中国可以富强到什么地步?为什么中国人精神缺失?为什么有食品安全问题?
都是因为没有文化,利己不利人。如果中国的企业家有了文化,就会知道有一条底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西方当然也发生这样的问题,但是改进的速度比中国人快。
“罗辑思维每天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一早为大家推送一条语音。今天,任何一个中国做新媒体的人,不向罗胖学习,向谁学习呢?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他每天死磕自己,霸占一早的语音,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死磕自己嘛!”
罗辑思维唯一的对手,也是唯一的朋友,就如工作人员T恤上所写:“时间的朋友。”想想他们,再想想我们,谁又说不是呢!
那么,我们来看看罗辑思维是如何死磕自己,开始一步步靠商业支撑起来的?
罗胖的商业之路怎么走?
以下来自笔记侠华南大区笔记达人@惊云无敌的研究:
罗辑思维显然是一个新物种,以前没人这么玩过,以前也没有微信这种基础设施。罗辑思维公众号从每天早上发语音,有意思的小文章让人脑洞大开,获得了第一批粉丝,这些粉丝是有点意思的,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后来罗辑思维羞羞答答地开始在微信号上打点擦边球,搞点小副业,给自己弄点小收入,还生怕别人说自己与金钱粘上了关系,好像就没有那种文艺范的高逼格了,但是没多久,就迅速从一个兴趣社团转型为一个商业组织,罗胖除了挂在嘴边的互联网思维、揭批大组织以外,就是理直气壮地宣扬赚钱是最有尊严的生活方式了。
当一种兴趣逐渐发展到要挤占作者原本投入到工作的资源和时间的时候,作者就必然面对抉择,要么遏制兴趣的发展,要么让兴趣赚钱。
什么叫必然?
罗辑思维的商业化转型就是必然。
“查克拉”
罗辑思维的核心反应堆“查克拉”小宇宙是什么?(查克拉在印度瑜伽的观念中是指分布于人体各部位的能量中枢,印度哲学认为查克拉存在于身体中,同时掌管身心运作)是脑洞大开。
罗胖自己在节目里面讲,我们是一个有自尊心的节目。一个传统的认识、概念、历史,如果到了罗胖的手里还跟原来讲的一样,那就叫“伤自尊心”。用户为什么关注罗辑思维,就是罗辑思维的种种奇葩思路,对于常规事物的非常规认识,让经过罗辑思维洗脑的小青年能够在线下的小圈子里面获得谈资上的竞争优势。呵呵,或许如果还有女生在场的话,这种优势还能转化为性选择优势 (注意,这也是罗辑思维总是挂在嘴边的纯生物学范畴的专业词汇) …
罗辑思维的粉丝之所以会关注罗辑思维,就在于有这个标签,就能把自己与周围的人做一个区别。这种区别,或者分别心的建立,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当然还有大量低调与奢华集于一身的粉丝,纯属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这就是粉丝们从罗辑思维得到的收益,在这个收益的基础上,粉丝们愿意持续地为罗辑思维投入时间。当然,最重要的是认购罗辑思维的产品。
罗辑思维的第一桶金实际上是第一批会员的会费。当时罗胖拿到这笔会费的时候,其实也不太清楚要做什么。他没有一个恢弘的理想、伟大的愿景、一步看十步的能力,就是做好当下,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
《盲眼钟表匠:生命自然选择的秘密》
但秘密就藏在这里,用理查德·道金斯理在《盲眼钟表匠:生命自然选择的秘密》中的说法,生物在遗传空间里长距离的跳跃是稳健的找死之道。所以,罗辑思维就是专注当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脑洞越开越大,每一次大脑系统升级之后,都有新玩法,这已经超越了典型的互联网打法,长成了一个高速进化的生态系统。
接下来就具体从独家版权书、得到APP、与混沌研习社协同进化、和最新的签约Papi酱来摸一把罗辑思维的赚钱路子。
一、独家版权书
这是现在罗辑思维的典型业务、中流砥柱,罗辑思维基本是周五图书上新日语音,当天介绍文章导入,以视频节目为推广主力达成的。
这里重点说视频节目。罗胖说自己是帮大家读书,还真的是实事求是。他店里好几本书,基本上一期节目就把里面的精华内容讲完了,所以导致即使后来买了书来看,发现能再榨出来的果汁也没多少了。他搞的这一套节目策划人生态系统的榨书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为什么视频节目是卖书的主力?
第一,视频节目对全书内容的剧透起到了预告片对于一部电影的作用;
很多人都是在看了一部电影的预告片之后,才会去电影院看电影,在看预告片之前,仅仅从这部电影的名字和海报上所能得到的信息量是非常小的,也就是不足以暖场子,不足以引起注意力,不足以吊起大家的胃口,而预告片就能恰到好处的完成这一系列任务。
第二,任何书籍阅读都有或高或低的知识门槛;
没有这些知识垫脚,书是读不懂的,读不懂也就没意思,没意思也就不想读了,这是一整个逻辑链条,而罗辑思维是在这个链条启动的最开始导入了打底的知识,从而把整个逻辑链条导入到“看得懂、有兴趣、买书、看进去了”的良性循环当中。
第三,不得不说罗辑思维的书籍包装,满满的高逼格。
收到这本书,打开这本书,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自己……罗辑思维的软硬件共同将读书这件低调的内心修炼,变成了满满的高逼格。(说到逼格,我又忍不住要扯到生物上面去,逼格决定性选择优势,涉及到个体的基因能否遗传下去的问题,是生存与繁衍两个生命的终极奥义之一,绝对刚需中的刚需。)
二、得到APP
首先,先上来就是一堆语音,叫做“今日值得听”;
原本只有罗胖一个人生产脑洞大开的奇葩思路,现在有一帮人做这个事情。为什么是听呢?因为听是最不耽误事的。人处理信息的主要器官是眼睛,因此眼睛要放到主要的事情上面去,比如开车要看路,而此时大脑还有一部分计算资源闲置,听就可以补充这一块。
人如果看,需要对着屏幕看,但如果听,就可以洗衣服听、上厕所听、躺着听、跑着听,也就是说,因为听占用的内存小,所以反而适用范围大大扩展了。
下班了,眼睛累了一天,休息会,让饱含有意思的小知识进入到耳朵来。
其次,有一篇重点推荐的“今日值得看”,没多的,就小半篇,六七行不容易给人产生压力感;
随后,是今日推荐的商品;
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特别便宜。所有这些,都是低姿态,秉承着互联网打法的免费前奏。
紧接着,是粘性极高的金句,一句一句都有出处,简直欲罢不能。
每一条金句都可以直通来源文本的购买界面,牛不牛?你可以收藏,为罗辑思维储备消费,还可以分享进入你的社交网络。
接下来才是大头,“发现”部分,货架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但大家没有了警惕的防御网。
“得到”的确是一个好产品,它的意义是提高人的学习效率。一本书给你搞出一个6万字的干货版,就是两篇长文章而已,花两块钱,节省大量时间,愿意付费的根本动机背后的本质是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再细化,有专业的人士去榨干果子,让牙齿不好的人直接喝果汁,分工本来就是社会财富增加和整体效率提升的原动力。
三、混沌研习社
混沌研习社
第一,知识的变现,为想拥有知识的人提供更高的服务;
第二,社交关系的培育;
让创业者聚到一起,彼此互为彼此灵感、知识、资源、关系网的来源;
第三,特化思想。
一个组织,将自己特化,发展成为一个更高系统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自己不擅长的职能转包给其它的组织提供,共同构成一个更复杂更高级的系统,整个系统的竞争能力获得维度级的提升,从而更好地达成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是罗辑思维与混沌研习社联姻的核心思想。
四、Papi酱
罗胖和真格基金等机构前几天以1200万签下了网红Papi酱,说实话,并不很清楚最新的玩法是什么,但是有一种无法名状的预感,这件事干得漂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注意力,而注意力是强力集中在IP身上的。
啥?你说IP是个啥?这么说吧,凡是有粉丝的就叫IP,不管死的,如四爷,活的,如鹿晗,真实存在的人还是虚拟存在的海贼王“路飞”、“鸣人”,这些都是IP,有粉丝的就是IP。Papi酱就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IP,原来人家业余时间弄两个视频玩一下,现在,要撸起袖子更新了,罗胖在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这个IP做大,如何将这个IP变现的问题。
对于以上来自@惊云无敌的深度研究。(@惊云无敌独立,思考的80后,青藏高原驻守7年,现MPA在读)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笔记侠来说,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强的读书和求知情怀的。
再怎么走,也还是回归到读书人
从商业说了这么多,那么,撇开商业再来谈谈读书人,王峥先生说过:“让你完全是你自己,而不是为了成为某个特定的角色时,你所做的一切才是最有效率、最为持久的。”我相信自媒体或者新媒体也是立言的一部分,只要你的立言是有价值的,你或你的自媒体会就活在自己和人们的心中。
在此,也许有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首先,我们必须尊重,而且也应该是如此: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我独立的学习和认知,吕峥先生说:“我一直有个主张,看《罗辑思维》一定要开弹幕。每天60秒语音,每周60分钟视频,不让观点与观点交锋,你很快会被洗脑。”
我们深知,在消费主义和商业资本主义的今天,任何一个品牌和文化的塑造就是为了给产品添加一个让你购买的理由和标签,即这个产品代表着你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然而回归物外世界的内心,有时候不必过于纠结过程和物本身的纷扰,而是更了解自己的去向和彼岸,从而才能不为喧嚣而喧嚣,也就是不要为了外界的“拥有”而当作自己的“存在”。
那个时候,无论世界的灰尘如何扬起,你的内心都装着一颗明镜,只是需要时时擦拭,也或许你根本不以分别心看待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明镜,那么也就不见尘埃纷扰了。
在人类简史或者宇宙简史里面,无谓是否有喧嚣或安静,一切都只是宇宙的一瞬。
更多原创文章搜索
合作伙伴:混沌研习社|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中欧商业在线...